落選與卸任感言

落選感言
感謝大家---我們永遠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@@@
民主政治的精神和道理,就是由人民來作決定。

台北市長的選舉如此,國家前途的選擇也是如此。今天台北市民已經透過投票作了決定,我誠摯地希望所有人,共同接受和尊重這項決定。
選舉輸了,但新市府團隊沒有失敗。我們在四年的時間裡,把台北市從東亞
的醜小鴨,西方企業家最討厭的城市,轉化成亞洲最佳城市的第五名。台北變了,台北也在國際城市間站出來了,台北真的有希望,真的有未來。城市乾淨了,交通變好了,平均70%以上的施政滿意度,證明我們沒有辜負市民的期望,沒有對不起所有支持我們的市民。選舉雖然輸了,但並不代表新市府團隊八萬二千多名同仁四年來的努力是失敗的,而是代表市民企求更高的市政品質,對70%的滿意度還覺得不夠,希望進步的幅度更大一些、更快一些。今天的結果也讓我想起英國的邱吉爾,邱吉爾帶領英國艱辛地走過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,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,但在大戰一結束的大選裡,卻立刻輸掉了選舉,而交出了首相職務。他在卸職的時候說,「對傑出內閣首相無情是偉大民族的象徵」,套用這句話在今天的結果上,也許可以說「對進步的團隊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」。選舉的結果,絕對不是代表改革路線的
失敗,而是代表改革力量還要加強、還要加快。亞洲第五名城市的成績,也許還不夠,但這次選舉的得票數及得票率比上次增加,證明了我們確實有成長。
台灣社會栽培我,也對我有很深的期待,今天的結果會讓我停下腳步,稍作停留,好好地省思,調整腳步,重新出發。改革本來就是一條長遠的路,從黨外到民進黨的成長,一路走來,就是起起落落、曲曲折折,從來不是順境,阿扁的從政生涯也是如此。但一次又一次的沈潛,只會匯聚更大的力量,讓我們在民主改革的路途上,一次又一次地釋放出更驚人的能量。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,我們也永遠會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。
在這裡我要恭賀和祝福剛當選的馬英九先生,希望他不辜負市民的期望,把市政建設帶向更卓越的方向。以及我要特別地恭賀我們民進黨籍的謝長廷律師當選高雄市長,打破長期國民黨一黨壟斷的局面。我也要謝謝所有支持我,投我票的市民朋友,我們一同打完這辛苦的一仗,我們曾經一同歡笑,一同流淚,這場選舉把我們緊緊地牽繫在一起,雖然一次又一次吶喊,一波又一波的熱情沒能改變這場選舉的結果,但是我們都盡力了。我們被拉近的心,不會從此消失,而會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。我要謝謝市府團隊,就像前面講的,選輸並不代表失敗,我們四年來交給了市民一張滿意度70%,亞洲第五名城市的成績單。我要謝謝我的老師李鴻禧總幹事,為了改革的路線能持續下去,托著疲累的身體,帶領著競選團隊,包括所有的工作伙伴、年輕的扁帽一族、許許多多不知名的義工、歐巴桑、歐吉桑,奉獻了所有的心力。我也要謝謝中央黨部、市黨部和所有改革力量的先進們,盡了全力來打了一場城市保衛戰。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家人,尤其是我的太太,永遠這麼堅定地支持我打完這場最艱辛的選戰。台北市民之外,還有很多的朋友關心這場選舉,有些從全島各地拼命打電話來台北拉票、催票,比自己地方的選舉還要關切、還要投入,有些甚至遠從海外回來助陣。對於這麼多關心我、認同這塊土地、關心改革發展、民主未來的好朋友們,說一聲「對不起」。我們雖然沒有失敗,但選舉的結果就是輸了,不管是什麼因素,我們都辜負了這麼多熱情朋友的期待。
選舉已經落幕,讓我們盡快地恢復平靜,在這個城市不同的角落、不同的崗位,繼續為這個偉大城市的進步一起努力!


 

卸任
永遠壓不扁:我們永遠台灣人民站在一起
想繼續燃燒,讓歷史開始對話 1998年12月25日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"""


蕭院長、馬市長?各位貴賓?各位同仁?各位市民朋友:
此時此刻﹐我的心情和四年前的今天一樣感動。四年前﹐我有幸參與一個新時代的創造﹐使台北市政進入一個充滿夢想的紀元。四年後﹐我有幸接受一個新人生的考驗﹐使我更能反省自己﹐學習更進一步和台灣人民常相左右。
民主政治的原理﹐就是由人民來作決定﹐這也是我從政以來的基本信念。台北市長的選舉如此﹐台灣前途的選擇也是這樣。我們尊重台北市民的投票決定﹐因為對進步團隊的無情﹐正是偉大城市的象徵。台北市民的改變選擇﹐表示我們的改革力量還要加強﹐我們的反省檢討還要加深。
回顧過去的四年﹐我們仍然感到欣慰﹐因為我們使台北市政動了起來﹐我們使台北成為可以夢想的城市。人類因為夢想而偉大﹐城市也因為有夢想才會進步。經過四年的努力﹐我們發現﹐只要有決心﹐改革可以實現﹐美夢可以成真;經過四年的努力﹐我們可以驕傲的表示﹐台北人已經找回作夢的權利和勇氣。
四年的新市府運動﹐使台北變了。城市乾淨了﹐交通變好了﹐治安改善了﹐政府便民了。四年期間﹐市府團隊的施政滿意度高達七成﹐西方人眼中最討厭的台北市﹐躍升到亞洲最佳城市的第五名。我們已經全力以赴﹐但勇於夢想的台北市民﹐仍然認為進步得不夠。
在此﹐我要恭賀並祝福新任市長馬英九先生﹐希望他不要辜負市民的期望﹐希望他能維持好不容易點燃的改革夢想﹐讓夢想繼續燃燒﹐把市政建設帶到更卓越的方向。
改革本來就是一條長遠的路。從專制到民主﹐從封閉到開放﹐一路走來﹐始終都是曲折起伏﹐從來都不順暢。但一次又一次的沈潛﹐只會匯聚更大的力量﹐讓我們在民主改革的道路上﹐一次又一次釋放更驚人的能量。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﹐我們也永遠會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。
在民主改革的道路上一路走來﹐我常在心中﹐隱約看到一個充滿喜樂的公義社會﹐不分本省外省﹐人人能夠和睦相處﹐大家能夠機會均等。我始終相信﹐對任何族群都不懷惡意﹐對任何族群都抱持寬容﹐是作為台灣領導人的基本條件。我希望為這個理想而生﹐更願意為這個理想而努力。
但我們必須承認﹐由於不同的歷史際遇﹐不同族群確實擁有不同的歷史感受。
過去由於政治的禁錮?社會的隔閡?歷史的束縛?行動的軟弱﹐使得大家缺少對話﹐充滿各式各樣的誤會。
台灣與中國﹐近百年的歷史都充滿苦難﹐雙方有太多意料之外的曲折﹐有太多難以掌握的無奈。近百年來﹐從日本殖民到二次大戰﹐從對日抗戰到中國內戰﹐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﹐多少人因此妻離子散﹐多少人因此流離失所﹐多少人在風聲鶴唳中失蹤﹐多少人在顛沛流離中絕望。種種歷史的不幸﹐都在我們身上刻下永遠難忘的烙印。
不可否認﹐無論是本省外省﹐我們這一代人﹐都背負了沈重的歷史包袱:其中包括歷史感受﹐包括個人鄉愁﹐包括族群成見﹐包括政治使命。在政治肅殺的年代﹐我們往往無法對話。在重重隔離的時代﹐我們往往只能猜疑。缺少對話和互相猜疑﹐使我們充滿誤會偏見。這是台灣歷史的最大不幸。
我們呼籲﹐從現在開始﹐且讓我們打開封閉的心靈﹐拿開心裡的黑影。讓我們互相學習﹐互相尊重不同族群的歷史感受﹐互相欣賞不同族群的歷史光榮。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沙文主義﹐也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沙文主義。我們堅信﹐只有設身處地?互相體會彼此的歷史感受﹐才能真正超越歷史的不幸﹐才能促成真正的族群和解。
我們歡迎所有台灣人民﹐不分本省外省﹐來加入我們的行列﹐來共同創造一個可愛可敬的新台灣。對於自己的不足﹐我們樂於接受批評。對於自己的盲點﹐我們樂於接受指正。我們相信﹐只要大家敞開心靈﹐只要大家同心協力﹐台灣一定可以成為族群共和的樂土﹐一定可以成為人人珍惜的寶貝。
我們急於謀求內部團結﹐因為我們必須正視更可怕的外部危機。
我們以為﹐族群對立﹐兩岸危機﹐都是基於同一個根源:歷史對話的嚴重缺乏﹐造成歷史認識的嚴重扭曲﹐最後導致歷史選擇的嚴重僵化。
我們堅信﹐除非我們不再互相否定﹐除非我們能夠心平氣和﹐除非我們學會謙虛待人﹐除非我們學會互相尊重﹐否則我們無法和平共處﹐無法互相學習﹐無法共同成長。這不但適用於對內的族群和解﹐也同樣適用於對外的兩岸和解。
我們願意了解中國的苦難﹐也希望中國了解台灣的苦難。台灣與中國﹐兩種歷史悲情﹐兩種政治苦難﹐需要互相諒解與長期對話﹐才能走出時代的黑暗。歷經同樣崎嶇的改革道路﹐我們樂見中國的改革開放﹐樂見中國走向海洋文明。從河殤到第三次思想解放﹐我們樂見中國摸索改革的用心﹐也樂見中國走向世界的努力。我們相信﹐台灣對中國歷史的深刻認識﹐正如中國對台灣歷史的深刻認識一樣﹐都是兩岸正面交往的必要條件。
我們相信﹐善意未必是軟弱的表現﹐只要互相尊重﹐只要心平氣和﹐真誠永遠是最好的政策。
問題是﹐在現實的國際社會中﹐儘管我們能努力使每個人都不成為敵人﹐卻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是朋友。只要北京當局仍然否定台灣的政治地位﹐仍然堅持以中央自居的「一個中國」﹐兩岸僵局就難以轉圜﹐就不可能撥雲見月。
面對中國﹐我們不害怕對話﹐但不會因為害怕而被迫對話。
面對中國﹐我們不在恐懼下談判﹐但不會對談判感到恐懼。
台灣、中國﹐是互不隸屬和互相獨立的兩個華人國家。我們願意站在同為華人的歷史文化基礎上﹐思考兩個華人國家可能產生的特殊關係。但這種特殊關係﹐必須以對等互惠?互相尊重?和平共處?民主自決為前提。
我們呼籲--
讓台灣的不同族群﹐讓兩岸的不同政府﹐共同走出歷史的黑暗﹐互相尊重彼此的歷史﹐共同尊重既有的現實﹐互相創造善意的機會。
我們呼籲--
讓兩岸共同開展新的努力﹐互相尊重歷史現實﹐不再互相否定﹐共同建立一個新的秩序﹐使強者公正﹐弱者安全﹐台海和平得以保全。
讓我們在兩岸建造一座和平大廈﹐讓兩岸展開和平競賽--
在這座大廈中﹐後進者和先進者一樣尊嚴﹐弱者和強者一樣安全。
在這座大廈中﹐影響來自思想和生活方式﹐不是教條和武力威脅。
在這座大廈中﹐國家前途掌握在人民手中﹐不是專制和強權外交。
只要有利於台海和平﹐有利於兩岸互相尊重﹐我願意展開兩岸的對話之旅。
接觸?對話?談判﹐並不意味兩岸的分歧已經消失。關鍵在於﹐我們對兩岸分
歧的處理方式﹐將以對話代替獨白﹐以談判代替對抗﹐以和平代替戰爭。和平獨立的台灣﹐是台灣人民的共同夢想。締造新台灣的不是政府﹐而是人民。主權在民﹐是我們矢志不渝的信念。
但在執著夢想的同時﹐我們還必須醒來﹐接受理智和務實主義的召喚﹐認清國際現實與兩岸現狀﹐為方案是否可行提醒自己﹐為實現夢想全力以赴。
無愧於良心﹐是我們唯一不變的堅持。歷史﹐才是我們所作所為的最後裁判。卸任以後﹐我很想休息一下﹐但又放心不下。
作為一個台灣公民﹐我將繼續堅持民主改革的道路。
作為一個台北市民﹐我將繼續傳播新市府運動的寶貴經驗。
作為一個民進黨員﹐我將結合同志投入黨的改造運動。
作為一個家庭成員﹐我將努力陪伴家人,把自己還給太太和小孩。
作為自己﹐我想多讀點書﹐最近買了德川家康全集﹐想從中學習忍辱負重和謀定後動的人生智慧。同時﹐我也計畫到國內外各地觀摩﹐安排學習之旅﹐深入和各方人士交換意見﹐特別留意有關台灣前途和兩岸關係的忠告。
我仍要向所有的台北市民﹐獻上我的最敬禮。終此一生﹐我永遠不會忘記:有夢最美﹐希望相隨。
我永遠懷念你們﹐也希望得到你們的懷念。
今天﹐既象徵著一個結束﹐也象徵著另一個開始。
我們將矢志不渝﹐繼續催生改革的夢想﹐繼續帶動快樂希望:
--讓快樂的市民﹐擴展成快樂的國民。
--讓希望的城市﹐擴展成希望的國家。
--讓快樂希望﹐成為台灣和台灣人民的標誌﹐成為不同族群的共同夢想, 成
為台海兩岸共同走出歷史悲情?共同創造新世紀的歷史開端!